苏州将发放1亿元数字人民币购车补贴
据悉,淳安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淳安大墅镇荣华纺织厂屋顶光伏自发电项目已经运行一个多月。
据悉,奥瑟亚(OCI)株式会社已将新能源跨国总部公司放在嘉兴高新区,该总部公司将负责中国境内分布式电站及地面光伏电站的全部业务,包括投资、运营和维护近日,在雅港(嘉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和嘉兴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由奥瑟亚(嘉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一期项目正式竣工,这也是秀洲区首个投入使用的外商投资屋顶分布式电站。
据悉,奥瑟亚(OCI)株式会社已将新能源跨国总部公司放在嘉兴高新区,该总部公司将负责中国境内分布式电站及地面光伏电站的全部业务,包括投资、运营和维护。据悉,奥瑟亚(嘉兴)分布式光伏电站一期项目有两个,分别为雅港复合材料1.825MW、山蒲照明0.675MW,总装机容量为2.5MW,总投资2100万元,利用屋顶建筑面积37378平方米。奥瑟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由韩国OCI株式会社在中国上海投资成立的独资子公司,也是其在中国地区的总部。据悉,整个项目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50吨,相当于种植47.5万棵树。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只是韩国奥瑟亚(OCI)株式会社与嘉兴光伏高新区的首个合作项目,双方将在新能源、新材料、LED电子等奥瑟亚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领域展开全面的交流合作。
项目年均发电量约282万千瓦时,可供1000户家庭使用。除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外,秀洲新区还积极引进和发展泛光伏产业,先后引进光伏类项目总投资额折合人民币达100多亿元,包括浙江万马光伏工程、科力远的储能、科瑞特照明等,中电科36所等一批重大项目也正在园区加快建设,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项目正积极洽谈中。专注光热市场十四年的力诺瑞特修改了自身发展的路径高调转型进军分布式光伏。
组织并主持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法起草工作的李俊峰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有资料显示,中国光伏市场迎来指数级增长,预计2020年光伏市场将达到万亿级规模,到2050年,光电装机量将达到22亿千瓦,年发电量2.15万亿千瓦,占国内发电量34%,将成为主要能源来源。浸淫太阳能光伏行业多年,最近刚成为山东某光热企业的电池供应商则看到了另一个阻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初始投资较高,未来巨大的资金缺口将成为光热企业最大的考验。如此看来,短期内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却拥有庞大渠道优势的光热企业,要想在万亿级光伏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似乎不那么容易。
所幸,随着新商业模式的涌现,光热企业资金问题或将有所缓解。不过,一方为年销售业绩最高才20多亿元的光热小弟,另一方为年营收动辄百亿元的光伏大哥,这似乎是一场量级并不对等的比赛。
随着对气候保护理念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步放弃化石能源,用可再生能源来代替。8月20日,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诺瑞特)在济南举行的百万屋顶阳光发电计划高峰论坛上宣布,力诺瑞特将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率先开启市场化进程,用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百万屋顶阳光发电计划,推广总计12兆瓦装机容量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一方面,零售渠道以高达30%~40%的速度在下滑;另一方面,工程市场又遇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寒流,导致不少企业整体业绩不增反降有资料显示,中国光伏市场迎来指数级增长,预计2020年光伏市场将达到万亿级规模,到2050年,光电装机量将达到22亿千瓦,年发电量2.15万亿千瓦,占国内发电量34%,将成为主要能源来源。
当前,诸多太阳能光热企业不堪竞争压力纷纷改换门庭,太阳能光热第一股日出东方(旗下有太阳雨和四季沐歌两大强势品牌)、昔日太阳能巨头皇明以及太阳能光热技术领军企业清华阳光,不约而同将触角延伸到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他的大学时期受当时风靡世界的《增长的极限》这一报告影响颇深。组织并主持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法起草工作的李俊峰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随着对气候保护理念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步放弃化石能源,用可再生能源来代替。
前中国首富汉能掌舵者李河君梦断太阳能建筑光伏一体化就是前车之鉴,过往光伏大鳄都没能玩转分布式发电,小个头光热企业想要来掘金这万亿级市场似乎并非易事。双重补贴大大缩短了回报周期,而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长达20年的补贴期更是诱人。
不过,至少五六年的回收周期,缺乏诚信的国内商业环境,将导致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商业模式也存有变数。一方面,零售渠道以高达30%~40%的速度在下滑;另一方面,工程市场又遇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寒流,导致不少企业整体业绩不增反降。
这一计划吸引了众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关注,当天,14个地方政府、11家金融机构、6家开发商、12家设计和建设单位、电力部门以及三十多家意向客户参与,其中18家相关单位现场与力诺瑞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比如,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江西等省市,补贴力度除了0.42元/千瓦时的国家度电补贴外,各地还将有0.05元/千瓦时~0.4元/千瓦时的额外补贴,仅山东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专项资金就达1亿元。这对年销售额只有几十亿元的光热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一套5kW并网系统,每天可以发电22度左右,全额上网按照1.03元/度电给予补贴,每天收入22.6元,每月收入近700元,一年下来可达8400余元,5~6年即可收回成本,整套系统25年总收益额达到17万元。光热企业压力也很大,加之这么多年太阳能光热行业创新不够,随着光伏成本的下降,光热企业转投有较大政策支持的光伏产业也是可以理解的。浸淫太阳能光伏行业多年,最近刚成为山东某光热企业的电池供应商则看到了另一个阻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初始投资较高,未来巨大的资金缺口将成为光热企业最大的考验。
这时转换效率高的光伏板以及对光伏系统集成技术就显得非常关键,没有扎实的技术支撑的光热厂家是无法在与实力强大的光伏企业抗衡的。专注光热市场十四年的力诺瑞特修改了自身发展的路径高调转型进军分布式光伏。
据了解,百万屋顶阳光发电计划是力诺瑞特借助国家对光伏、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空前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基于力诺瑞特在光伏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提出的五年发展计划。力诺瑞特总经理苏明还给中国房地产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山东为例,国家补贴加地方补贴,每发一度电可以补到0.47元。
这股热潮不仅在国内光伏巨头天合、英利和晶科等身上开始显现,还传导到了太阳能光热行业。但30多年过去,石油只有30年期限的命运这一猜测成空。
同列可再生能源的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成为光热企业加法战略中的首选。产经评论员洪仕斌直言不讳。以德国为例,到2020年35%以上的电力消费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50%以上的电力消费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80%以上的电力消费必须来自可再生能源。走向融合,抑或是同室操戈?太阳能发电利用的两大技术流派之间正在上演一出好戏。
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最擅长的就是跟着政策风向走,最直接的表现是哪有补贴往哪去。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包括逆变器、电池以及光伏板(晶硅片居多)等核心部件。
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过欧盟双反、美国双反之后,开始将主战场从外销转向内需,紧随而至的是一系列力度颇大的补贴政策。抢滩背后是无奈之举,还是拼命一搏?这从太阳能光热行业第一家在主板上市企业的日出东方并不漂亮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可见一斑:公司太阳能光热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79%,仅8.72亿元。
名单包括力诺瑞特、日出东方、皇明以及清华阳光等。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张晓黎评价。
李俊峰坦言,当前分布式光伏遇到了绿色节能创新的问题,还有一系列的机制问题,包括政策和补贴支持不到位等问题。另一个现实问题也在等待光热企业,那就是并网难。分布式光伏电站安装企业经营不善抑或生存困难,都将导致光热企业要不到钱或者分不到红。8月20日,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诺瑞特)在济南举行的百万屋顶阳光发电计划高峰论坛上宣布,力诺瑞特将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领域率先开启市场化进程,用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百万屋顶阳光发电计划,推广总计12兆瓦装机容量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这条路上迈得步子并不大,截至2015年,中国努力建立有竞争性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及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如今任国家发改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的李俊峰长期致力于能源研究工作,他感慨,再过30年石油也用不完。
如此看来,短期内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却拥有庞大渠道优势的光热企业,要想在万亿级光伏市场中分得一杯羹似乎不那么容易。在此背景下,光热企业开始寻求新出路。
万亿级市场吸睛本是同根生的太阳能光热企业转型分布式光伏发电被光伏界老人李俊峰看在眼里。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讲运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